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
我们的古蜀文明·让文物说话3
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
中国的玻璃制品,起步比欧洲要晚几百年。中国古代有一种特别的宝物,被称为琉璃。在几千年的时光中,人们都认为玻璃和琉璃是两种不同的东西。一直到近现代,通过化学实验,才为玻璃正名,其实两者就是同一种物件。
不少人认为,中国玻璃的起源跟炼丹、炼药有关。《本草纲目》中,李时珍曾经提到过,“玻璃,本作颇黎。”颇黎,国名也。其莹如水,其坚如玉,故名水玉,与水精同名。它的药用价值,主要是治疗惊悸、心热,能安心明目,去赤眼、熨热肿。
在李时珍之前,唐代诗仙李白也将玻璃当做异常珍贵的事物。李白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李伯禽,小名明月奴;老二叫李天然,小名颇黎。他为小儿子取名颇黎,显然是希望儿子像天然的稀世宝物颇黎那样卓尔不凡,为人所重。
实际上,中国最早的玻璃出自西周时期,而且有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,与西欧和印度所出产的玻璃,在成分上有所区别。
南越王墓出土的铜框琉璃牌饰,其中含铅33%,含钡12%
商代就已经有了玻璃雏形
中国最早的玻璃,应该是釉滴。
中国古代青铜冶炼和炼丹技术起源于商周时期,原始瓷也出现于这个时期。
原始瓷在烧成时因温度过高而流下来形成的透明釉滴,晶莹光亮,属玻璃态物质。在当时稀少而名贵,用于做贵族首饰上的镶嵌物。
1965年,河南郑州商代墓中,出土了一只青釉印纹尊。考古学家们考证:除口部和肩部施有薄釉外,上面并有深绿色厚而透明的玻璃5块。
到了西周,人们开始掌握玻璃制造技术,能够生产出珠子形状的玻璃。
从西部的陕西宝鸡市到东部的山东曲阜,长10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的地下,发掘出了大批的西周墓葬。其中一部分墓葬中,考古人员发现了大批玻璃随葬品,其中包括用于装饰的带孔玻璃珠。
在宝鸡附近的一座贵族墓葬中,出土了部分玻璃片。考古家们认为,是用于贵重器物上的镶嵌材料。
西周时期的玻璃珠,已经开始有了各种造型。除圆形外,还有管珠。色彩也比较而丰富,白色、浅绿色和粉紫色等。
在装饰上,还有点饰玻璃管,并且这种点饰法直至战国时期的玻璃珠上仍然保留着。这是中国古代玻璃珠独有的一种特殊装饰法,在其他西方国家的玻璃珠上,几乎不可见。
蒲江出土的蜻蜓眼
名称来源于西施的眼泪
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、流离、琉璃。古代民间相传,琉璃的发现与西施有关。
据传,公元前493年,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,发现一种晶莹的物质。他认为这种物质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,将其随剑一起敬献给越王。
越王感念范蠡铸剑之功,原物赐还,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。
此后,范蠡遍访能工巧匠,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,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。
同年,战事起,越大败。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,离别时将蠡送还范蠡。传说中,西施的眼泪滴在蠡上,天地日月为之所动,至今还可以看见西施眼泪在其中流动,后人称之为流蠡。今天的琉璃,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,并由此演变而来。
从商周时期开始出现,到春秋战国时期,玻璃制品在中国的贵族之间开始流行。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,其随葬玻璃器几乎均有玻璃珠。这与春秋战国之交,中国玻璃制造技术有很大提高,为玻璃的流行提供物质技术条件有关。
玻璃璧在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出土的数量还是较多的,这个时期流行的玻璃器为蜻蜓眼。
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,为玻璃制成。公元前10世纪,地中海沿岸出现了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,制造出类似蜻蜓复眼效果的镶嵌玻璃珠,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蜻蜓眼。
西亚的游牧民族相信,佩戴这种蜻蜓眼饰品,可以避邪。
2016年,四川蒲江县附近发现60座战国时期的墓地。在墓地中,发现了两枚蜻蜓眼玻璃珠以及数根配套的玻璃管。这些蜻蜓眼有可能是来自埃及的进口货,但因配有西周时期就开始流行的玻璃管,更有可能是本土的高级定制。
今年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阿富汗文物中,有一颗蜻蜓眼玻璃。经成分验证,证明是中国出产的玻璃。
南越王墓出土的琉璃璧
玻璃珠与和氏璧相提并论
1978年,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,震惊了整个考古界。
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“随珠和璧”,泛指珍宝中的珍宝。将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,可见这个随侯珠有多么的珍贵。
清代钱泳的《履园丛话·收藏·总论》中曾提到:“看书画亦有三等,至臻之妙为上等,妙而不真为中等,真而不妙为下等。上等为随珠和璧。”形容上等书画的珍贵。
为什么这些蜻蜓眼要与随侯珠联系在一起?
原来,在曾侯乙墓挖掘前,关于随珠,只是有所听闻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中说:“譬如随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高诱注:“随侯,汉东之国,姬姓诸侯也。随侯见大蛇伤断,以药傅之,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。因曰随侯之珠,盖明月珠也。”
干宝的《搜神记》中也曾提到:“随县蟟水侧,有断蛇丘。随侯出行,见大蛇,被伤中断,疑其灵异,使人以药封之,蛇乃能走。因号其处‘断蛇丘’。岁余,蛇衔明珠以报之。珠盈径寸,纯白,而夜有光明,如月之照,可以烛室。故谓之随侯珠,亦曰灵蛇珠,又曰明月珠。”
一直到曾侯乙墓挖掘后,人们才知道,所谓明月珠,其实就是蜻蜓眼玻璃珠,因为曾侯乙就是春秋时期的姬姓随侯。
在他墓里出土的珠子,理应就是随侯珠。根据东汉王允的描述,随侯颇为喜爱制作玻璃珠:“随侯以药作珠,精耀如真;道士之教至,知巧之意加也。”
1330年左右的威尼斯玻璃杯
赵飞燕的窗扉上镶有玻璃
战国时,工匠不仅大量生产蜻蜓眼玻璃珠,而且以玻璃制成仿玉品。
1975年,湖南长沙市杨家山出土的一件战国玻璃璧,就是当时仿玉品的代表。
这件米黄色的玻璃璧,其形制、纹饰与周时期的玉璧相同,采用模铸法成形,制作规整,色泽温润,显示了战国时期中国玻璃制造业的高水平成就。
由于战国时玻璃不透明或者半透明,所以看起来特别像是玉器。现存的玻璃璧,全部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,外表酷似玉璧,如绿色玻璃璧像碧玉,乳白色玻璃璧像羊脂玉。
这些玻璃璧,在考古发掘中,如果不仔细辨认,会误以为是玉璧。
到了汉代,工匠们已经能够制造出大尺寸的平板玻璃,因此在全国有很大的流传和扩展。
从南方的广东和广西, 西南的四川和贵州, 西北传至青海和甘肃, 东北至辽宁都有发现。而且玻璃的种类也更多,更具实用性。
据说,赵飞燕居住在昭阳殿的时候,“窗扉多是绿琉璃,亦皆照达,毛发不得藏焉。”
在汉武帝的起祠神屋,门窗也全部“琉璃为之,光照洞彻”。
可见,所谓窗明几净的居室,并非现代始有。陕西兴平汉武帝的茂陵附近还出土了一件玻璃璧,直径234毫米,孔径48毫米,厚18毫米,净重1.9公斤。
至于《世说新语》中所记的琉琉屏、琉璃器、琉璃碗以及《晋书崔洪传》中所说的琉璃钟,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战国墓中出土。
17世纪时的威尼斯玻璃制品
中国玻璃为本土原产物
古代世界中一共有3种不同的玻璃制造体系:西方人主要加入含钠钙的材料,他们生产的玻璃被称为钠钙玻璃。中国则加铅钡,印度和东南亚加含钾的草木灰。
中国人加入铅钡作为玻璃的助溶剂,会使玻璃不透明或半透明,看起来像玉。不过,到战国晚期,玻璃渐渐只加入铅,基本上不含钡,故而以此法制成的玻璃又被称为高铅玻璃。
中国的玻璃制造开始发展的时候,正好是西方体系下玻璃制造的一个繁荣期。因此,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玻璃,都是一些舶来品,但铅钡玻璃却让中国玻璃是原产物的说法渐渐抬头。
早在1920年代,加拿大的考古学助教怀特在河南的一个古董摊上,对一些宝珠和镶有宝珠的古玩感兴趣,于是买下了这批文物。
经了解,这些文物的出处是在洛阳市东北方20多公里的周朝故址金村,其中的宝珠出自战国墓葬。
怀特将宝珠寄到英国,托赛利格曼和贝克二人代为分析鉴定。结果是:这些珠子都是用玻璃制成的,其式样和西方古代玻璃珠相似,但成分上却大相径庭,因为这些珠子并不像古代西方的玻璃一样含有钙钠,而是含有铅钡。
这与此前人们所坚持的中国玻璃都是进口货的说法相违背。赛利格曼和贝克又用了汉代以前和唐代以后的玻璃,同时作了分析对比,其结果是:在汉代以前的54例中,含铅的有52例(占总数的96.3%),含钡的有39例(72.2%);在唐代以后15例中,含钡5%以下的有7例(占总数46.7%),不含钡的有8例(占总数的53.3%)。
在唐代以后的器皿中,赛利格曼和贝克找到了西方玻璃中的钠钙成分。他们又倒推去找西方玻璃中的铅钡成分,但检验结果却并未如他们所愿。
这证明了中国古代的玻璃的确是自行制造的,而且与西方所制作的玻璃没有交叉。
1世纪时的外国浮雕玻璃
唐代以后种类逐渐丰富
实际上,从汉代晚期开始,中国的玻璃制造术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,甚至一度中断,一直到唐代才有一定程度的复兴。
《魏书·西域传·大月氏》中记载:“其国人商贩京师,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。于是采矿山中,于京师铸之。既成,光泽乃美于西来者……自此,中国琉璃遂贱。”
隋代统一全国,内监何稠借助烧绿瓷的方法烧造玻璃,获得成功。唐代玻璃器零星出土,陕西临潼出土了玻璃果、玻璃瓶等器物,其器型都是中国传统式样,采用吹制方法制成。
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了20件玻璃器皿,其中11件琉璃器皿的纹饰,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。但是有2件是茶盏和茶托,是中亚、西亚都没有。经成分测定,琉璃的原料来自域外,但很明显是在大唐境内制作完成的,属于“高级定制”。
到北宋时期,玻璃工艺水平又有了很大进步。河北定县的一座北宋坟墓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,器壁如薄纸、如晶明;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,以及河南密县出土的上百只鸡卵状玻璃瓶,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的明证。
而且,在宋代时期,玻璃的叫法很有意思,有水玉、水经、硝玉、药玉等。
元代玻璃生产在宋、金玻璃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,并设立了烧造仿玉玻璃器的廷署玉局。
从唐代到元代,中国生产的玻璃除古代的铅钡玻璃外,还有高钾低镁玻璃,开始与世界制造玻璃的潮流靠拢。